总的来说,出生后,老二的身体素质是不错的,耐不过今年的流行感冒,还是在一岁之前,真病了,而且还有点小严重。目前还在医院里打针,且记录一下!
一、经过
很折腾的经历,老二在半个月前就有点咳嗽,但是症状还不算很强烈,那时候想着慢慢抵抗下会好,在上上周的时候,就开始发烧了,也好在没有烧多久,只是后面咳嗽就越来越严重了!
第一次治疗
我们这边有社区医务室、镇医院和市医院三个选择,起初为了方便在家里治疗,选择在镇医院看,初步判断为肺炎,需要打针治疗。就在镇医院打了两天针,不过效果不好,老二白天好点,晚上会咳醒,后面会咳吐奶,很难受。
第二次治疗
和老婆商量,还是转到中心医院治疗比较靠谱,于是转到中心医院,因为孩子比较胖,一直没有完全抽到血化验,医生给开了个CT,最后还是入院了,一天两针,持续观察,老婆吃饭的时候说,今后要是孩子读书不聪明,那就是这次CT给做的。
医生给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说是这个年纪的小孩要是染上了肺炎,在今后三年里,一旦伤风感冒的话,都容易咳嗽,让我们多注意!
二、吐槽
老二的求医经历,是繁杂磨人的,这里也体现出医患不同角度出发的矛盾
(一)检查
现在到医院去,都是需要检查的,医生有一个很好很正当的理由,就是如果不通过抽血、拍片甚至CT等手段,就不能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情况,无法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但是在患者来说,理由也不错,不通过技术手段,医生就无法诊断,无法看病了吗?(回答是当下病毒复杂)同时,患者也知道在资本运作下,医院是需要效益的,医生的开检查灵活度就很高,比如我上午检查的医生和下午检查的医生,推荐的检查吃药方案就不一样,一个说可以在家保守治疗,一个说非住院不可。这样患者就不能够确定到底是因为什么,或者说怀疑医生的动机,这个事没有一个标准,执行起来就模棱两可。
(二)态度
这次在镇医院的抽血过程中,确实是医护人员存在问题,第一天我没有过去,知道孩子因为胖了,不好抽血,扎了脖子几针。
问题在什么地方,当我们到中心医院的时候,医护人员经过检查孩子的手臂、脚、头部之后,最后选用的头部抽血的方案,我们咨询了下,答复是,脖子的血管粗,方便操作,但是一般要经过检查确认之后,才会使用脖子抽血方案。
反观在镇医院,医护人员直接就脖子抽血,老婆第二天在医院问“是谁说的要抽脖子?”,她们竟然还能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说的,怎么了?我们一直都是这样!”,为了图省事,操作不规范还有理。
有一个很人性化的地方:小孩子做CT需要睡着了做,中心医院人性化的设置小孩子不用排队!
(三)医保
在检查的时候,本来可以直接扫码支付的,老婆让我排队缴费,想着可以报销,排了半天被告知没有住院的话,这个检查费用是不能报销的。
现在去医院,难怪动不动就要走住院,说白了,是医院和患者合起来坑医保的费用,希望对这个政策已经有了解并且有防范方案了吧。
总之就是,规范特别重要!
三、反思
造成小孩子的病因有很多,这次治疗的经历也积累一些经验,记录一下!
一方面,如图一所示,我最近带他去了一次孩子很多的游乐场所,被病毒传染的几率很大!
一方面,非必要情况下,孩子不要快速一冷一热的进入空调房
一方面,去大医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