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和角色而言,申公豹除了口吃有点烦,其他都不错,喜欢就放这个作为配图吧!)
看了,有亮点,也有不足,国漫能走到这样,很厉害了,就是觉得主角没有塑造好!对我而言,有个不用盯着字幕看的国产动画片,能够和女儿一起看,一起讨论,已是满足!这个时候,当然不是在院线,我买了可乐和薯条,争取营造影院的赶脚~下面谈谈我对片子的个人看法:
从剧情架构来看
影片确实埋下了值得深挖的叙事伏笔——太乙真人重塑肉身的七色宝莲秘术、申公豹与四龙王的阴谋联盟、无量仙翁背后的仙界权力博弈,层层嵌套的冲突将故事格局从个人命运抗争升级为对整个阐教体系的挑战,有点《黑神话》那味哦!尤其是哪吒"剔骨还魂"撕裂肉身的高潮戏,既呼应了传统神话母题,又为后续仙妖秩序重建留下巨大想象空间,这种"挖坑式"的结尾虽显刻意,却成功吊足了观众对续作的期待。
我一直和女儿讨论,故事的改编一般不会太脱离传统神话,所以封神榜、西游记这类,不会剥离,期待编剧后面怎么编!
从角色塑造来看
角色塑造的争议性成为明显短板。本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少年形象,续作中哪吒的成长弧光显得模糊不清。当陈塘关被屠的消息传来时,他的暴怒复仇更像是情绪化的应激反应而非深思熟虑的担当,与用户感受一致,这种"收不回来"的骄纵特质,削弱了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说服力。对比敖丙在家族使命与友情间的挣扎、申公豹寒门逆袭的悲情底色,哪吒的性格反而因过度强调反抗姿态而显得单薄,未能呈现出热血动画主角应有的张弛有度。
从CG特效来看
CG特效的突破与遗憾同样突出。制作团队摒弃欧美工业风的尝试值得肯定——昆仑仙境的《瑞鹤图》美学、龙宫废墟的三星堆青铜纹路、哪吒朱砂红与敖丙帝释青的色彩碰撞,构建出独树一帜的东方幻想宇宙。1900余个特效镜头打造的"万鳞甲"战斗场面,将中式武侠的飘逸与仙侠的磅礴完美融合。但部分角色建模的游戏化倾向(如东海龙王棱角分明的面部设计)和节奏把控问题确实存在:小龙与鲨鱼的搞笑打斗虽试图调节紧张氛围,却打断了陈塘关危机的叙事连贯性,这种风格割裂感暴露出创作团队在商业娱乐性与艺术表达间的平衡困境。
总体而言,值得期待!
《哪吒2》用野心勃勃的世界观构建证明了国漫工业化的成熟,但其在角色弧光完整性与叙事节奏把控上的瑕疵,也提醒着创作者:真正的"中国故事"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围,更需要对人物情感逻辑的深度打磨。那些被刻意留下的剧情"大坑"能否在续作中圆满填完,或许将决定这个IP能否真正从票房奇迹升华为文化经典。
评论